开课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制作人:黄亮
课程名称 |
环境影响评价 |
授课对象所属专业 |
环境工程 |
课程类型 |
专业教育课 |
开课年级 |
大四上 |
课程性质 |
专业必修课 |
课程总学时 |
32 |
一、课程简介(300字左右)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是面向环境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必修专业基础课。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学生们能准确把握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基本概念、理论;熟悉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基本方法;重点掌握大气、地表水、噪声等环境要素和固体废弃物影响评价以及环境风险评价等知识技能,培养和提高对环境评价的分析、研究、创新素质,初步具备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编制能力。课程团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绿色发展理念和建设“美丽中国”等重要举措融入课程教学,通过一线教师团队课程思政教育的探索和实践,旨在不断提升环境类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案例基本信息
1.案例名称:环境影响识别方法:清单法和矩阵法
2.对应章节:第二章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3.课程讲次:第三讲
三、案例教学目标
1. 启发学生关注企业排污问题,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 剖析反面案例,强化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职业道德
四、案例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本案例为第三章“环境影响评价程序与方法”中第2节“环境影响识别方法”的内容,包括核查清单法、矩阵法等。
案例:振兴化肥有限公司恶意偷排 |
教学活动1 |
文峪河水污染事件由于振兴化肥有限公司恶意偷排所致,企业职业道德缺失,以牺牲环境换取自己的经济利益,造成了汾阳26个村庄农作物因河水污染而颗粒无收,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财产损失和安全隐患。最后振兴化肥有限公司被停产处罚,环境监管部门多位领导被停职、撤职、立案调查处理。 
|
设计意图 |
剖析反面案例,强化学生的法治意识和职业道德 |
教学案例2 |
长寿某化工公司主要从事双氧水生产,生产废水含有重芳烃等物质,按规定须经公司预处理达标后排入园区管网,再由水务公司深度处理后排放。张某是该单位副总经理,分管生产和环保工作。由于该公司试生产期间废水预处理不达标,无法深度处理,造成废水大量囤积,违规存放在事故池内。公司主管人员进行商量,安排工人用潜水泵连接消防带,将事故池内的废水抽排至厂区内绿化带,以降低事故池液位。2020年6月、7月、8月,该公司多次排放废水。期间,废水溢流进入了长江一级支流晏家河。经监测,废水中含有1,2,4-三甲基苯,经鉴定属于有毒物质。事发后,该公司相关人员因涉嫌犯污染环境罪被检方提起公诉。经渝北区法院审理后认为,该化工公司违反国家规定,通过暗管排放有毒物质,严重污染环境,其行为已构成污染环境罪;张某系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其行为构成污染环境罪。鉴于化工公司在案发后配合采取措施防止污染扩大,并开展合规建设,通过第三方审查,予以酌定从轻处罚。遂判决该化工公司罚金70万元,张某有期徒刑一年,罚金3万元。 |
设计意图 |
启发学生关注企业排污问题,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
教学活动 |
主题讨论:由于学生知识和经验的局限性,如何保证环境影响识别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方法论)环境影响识别结论指导环境预测评价,影响评价结论与实际项目运行对环境真正影响之间有何差距?会受到什么因素影响?(理论联系实际) 
|
设计意图 |
以“污染事件”做为反面案例,运用逆向思维,站在更高的视角认识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 |
五、教学反思
本节课根据课程目标重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体系加强实践教学,使理论、实践和创新合为一体,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培养紧密结,可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认知和理解,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
学生课后表示,虽然以前了解国家在大力治理环境,现在才知道国家如何用严格的制度来保护环境。学生表示以后一定会提高法制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做到知法懂法用法,用法律武器为我们的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自己的努力。同时老师也教学相长,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完成课堂任务。案例事件可以根据环境热点问题在以后的教学种及时进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