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课学院:资源环境学院 制作人:刘泽良
课程名称 |
环境资源能源工程 |
授课对象所属专业 |
环境生态工程 |
课程类型 |
专业课 |
开课年级 |
大四年级 |
课程性质 |
必修课 |
课程总学时 |
32 |
一、课程简介
《环境资源能源工程》课程涵盖了能源生产环节和能源利用环节中的各种节能技术,新能源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可再生能源利用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作用。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掌握环境科学的基础知识,了解环境和能源之间的关系,以及可持续发展与社会制约机制,树立科学用能的观念,关注环保的社会意识,科学利用能源,兼顾环境影响的基本能力。
二、案例基本信息
1.案例名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能源现状分类及发展趋势
2.对应章节:第1章绪论
3.课程讲次:第1讲
三、案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掌握能源的基本概念、分类、特性及应用,能源政策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2.能力素质目标: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心理素质等,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3.课程思政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引导学生关注国家能源安全问题,增强学生的国家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案例主要内容
2023年10月10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九江市考察了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了解石化企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等情况。九江石化化工产业,经过40余年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门类较齐全的产业体系,是全省炼化一体化和化工新材料先进制造业集群的主阵地。九江石化大力推进节能降碳减排,积极探索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加快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先后获评国家首批绿色工厂、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标杆企业。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起源于埃及与叙利亚分别攻击六年前被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导致阿拉伯产油国对美国实施石油禁运。同年12月,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提高原油价格至每桶12美元以上,造成油价急剧上涨。这场危机对西方国家的经济造成了深远影响,美国GDP增长下降4.7%,欧洲下降2.5%,日本更是下降了7%,从而引发了西方世界的经济衰退。
五、案例教学设计
1.案例导入
学生观看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省九江市考察中国石化九江分公司的新闻报道。引发学生思考习近平为什么考察点选在九江石化,石化能源对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有什么样的作用,对环境有什么样的影响。
2.归类总结
学生课堂讨论各类存在的能源,课中老师引导学生讲述,归纳总结出分类类别。通过九江石化的案例,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贯彻总书记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指示精神。
3.发散思维
课中通过引入第四次中东战争事件,讲解国家能源战略,全球能源资源利用存在问题,产生的社会影响,引导学生理解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能改变能源与环境格局。从而激励学生传承和发扬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的精神品质,树立远大志向,勇担国家使命。
六、教学反思
通过思政点与知识点的深度融合引发学生兴趣,使学生体会到本门课程中能源与环境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担当,树立信心理想,将个人所学与国家需要、民族发展结合起来。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部分学生会主动在课后与老师交流,并思考自己遇到的专业问题的具体实现方法。